发表时间:2014-08-25
按照中国传统的计年方法,2014年又称为甲午年,一提到甲午,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发生在120年前那场激烈而又悲壮的战争——中日甲午战争。甲午战争包括陆地和海上两个战场,我们平时所说的甲午海战其实是甲午战争的海上战场。
甲午海战分为丰岛海战、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保卫战,其中又以黄海海战最为激烈,历时5个小时。1894年9月17日中午12时50分,北洋水师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,战斗由此爆发。在这场战斗中,北洋水师的将士们不畏牺牲、英勇奋战,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。像“致远”舰管带邓世昌,在战斗的危急时刻毅然驾舰冲向日军主力战舰“吉野”,决意与敌同归于尽;“经远”舰管带林永升,以一敌四,誓死奋战,直至被弹片击中头部,当场牺牲;“超勇”舰管带黄建勋,率舰顽强抵抗,在舰船燃起熊熊大火并向右舷倾斜时,依然发炮不止。除此之外还有“定远”舰管带刘步蟾、“镇远”舰管带林泰曾、“靖远”舰管带叶祖珪、“来远”舰管带邱宝仁、“扬威”舰管带林履中等北洋水师将领,他们在海战中舍生忘死、奋勇抗敌,让人不禁肃然起敬。但大家是否知道这几位英勇的北洋水师将领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——马尾,都出自于同一所学校——福建船政学堂。
船政学堂是左宗棠和沈葆桢于1866年在福建马尾创办的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,其办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舰长和造船工程师,力求“将来水师将才所自出”,因此学堂下设制造专业、驾驶专业和管轮专业。创办过程中船政学堂为近代中国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,尤其是海军人才。以甲午黄海海战为例,北洋水师参战的12艘舰船中,11艘舰船的管带毕业于船政学堂,而且其中的9位管带还是驾驶专业第一届的同班同学。由此,美籍历史学家唐德刚在《晚清七十年》一书中写到:“空前绝后的鸭绿江口黄海大战,也是马尾船校以一校一级而大战日本一国呢!马尾!马尾!我为尔欢呼!您在五千年中华通史上青史留名,永垂不朽!”
其实不仅在甲午海战,在甲申中法马江海战、抗日战争战场上船政学子们也谱写了一篇篇反侵略的爱国篇章。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,让我们也记住这所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的学校——福建船政学堂。
附:甲午海战船政毕业生参战人员(已知)情况
序号
|
姓名
|
毕业的班级
|
在舰职务
|
军中职务
|
存亡
|
1
|
刘步蟾
|
驾驶第一届
|
“定远”舰管带
|
右翼总兵
|
殉国自杀
|
2
|
林泰曾
|
驾驶第一届
|
“镇远”舰管带
|
左翼总兵
|
撞舰自杀
|
3
|
邓世昌
|
驾驶第一届
|
“致远”舰管带
|
中军中营副将
|
牺牲
|
4
|
叶祖珪
|
驾驶第一届
|
“靖远”舰管带
|
中军右营副将
|
生存
|
5
|
方伯谦
|
驾驶第一届
|
“济远”舰管带
|
中军左营副将
|
被诬罪杀
|
6
|
林永升
|
驾驶第一届
|
“经远”舰管带
|
左翼左营副将
|
牺牲
|
7
|
邱宝仁
|
驾驶第一届
|
“来远”舰管带
|
左翼右营副将
|
生存
|
8
|
李 和
|
驾驶第一届
|
“平远”舰管带
|
后军前营都司
|
生存
|
9
|
林国祥
|
驾驶第一届
|
“广乙”舰管带
|
都司
|
生存
|
10
|
黄建勋
|
驾驶第一届
|
“超勇”舰管带
|
左翼右营参将
|
牺牲
|
11
|
萨镇冰
|
驾驶第二届
|
“康济”舰管带
|
精练前营游击
|
生存
|
12
|
林颖启
|
驾驶第二届
|
“威远”舰管带
|
精练前营游击
|
生存
|
13
|
兰建枢
|
驾驶第三届
|
“镇中”舰管带
|
后军右营都司
|
生存
|
14
|
戴伯康
|
驾驶第三届
|
“敏捷”舰管带
|
精练右营游击
|
生存
|
15
|
林履中
|
驾驶第三届
|
“扬威”舰管带
|
右翼右营参将
|
牺牲
|
16
|
李鼎新
|
驾驶第四届
|
“定远”舰副管带
|
右翼中营游击
|
生存
|
17
|
何品璋
|
驾驶第四届
|
“镇远”舰帮带大副
|
左翼中营都司
|
生存
|
18
|
刘冠雄
|
驾驶第四届
|
“靖远”舰帮带大副
|
中军右营都司
|
生存
|
19
|
林文彬
|
驾驶第四届
|
“来远”舰帮带大副
|
右翼左带都司
|
生存
|
20
|
陈 荣
|
驾驶第四届
|
“经远”舰帮带大副(字兆麟)
|
左翼左营都司
|
牺牲
|
21
|
程壁光
|
驾驶第五届
|
“广丙”舰管带
|
都司
|
生存
|
22
|
黄鸣球
|
驾驶第六届
|
“镇边”舰管带
|
都司
|
生存
|
23
|
郑文超
|
驾驶第六届
|
“扬威”舰帮带大副
|
右翼右营守备
|
生存
|
24
|
翁守瑜
|
驾驶第六届
|
“超勇”舰帮带大副
|
右翼右营守备
|
牺牲
|
25
|
翁祖年
|
驾驶第六届
|
“康济”舰帮带大副
|
精练左营守备
|
|
26
|
张哲溁
|
驾驶第六届
|
“来远”舰帮带大副
|
右翼左营守备
|
生存
|
27
|
沈叔龄
|
驾驶第六届
|
“镇远”炮务二副
|
右翼中营守备
|
|
28
|
吴应科
|
驾驶第八届
|
督队船大副
|
提标都罚
|
生存
|
29
|
宋文翙
|
驾驶第八届
|
“广甲”舰帮带大副
|
右翼中营守备
|
生存
|
30
|
徐振鹏
|
驾驶第八届
|
“定远”舰鱼帮带大副
|
右翼中营守备
|
生存
|
31
|
邓士聪
|
驾驶第八届
|
“定远”舰炮务二副
|
右翼中营守备
|
生存
|
32
|
高承锡
|
驾驶第九届
|
“定远”舰炮务二副
|
左翼中营守备
|
|
33
|
刘应霖
|
管轮第二届
|
“致远”舰总管轮
|
中军中营都司
|
牺牲
|
34
|
陆麟清
|
管轮第一届
|
稽查全军机务
|
提标参将
|
1893年殉职
|
35
|
余贞顺
|
管轮第一届
|
稽查全军机务
|
提标参将
|
生存
|
36
|
陈兆锵
|
管轮第二届
|
“定远”舰总管轮
|
右翼中营游击
|
生存
|
37
|
王齐辰
|
管轮第二届
|
“镇远”大管轮
|
左翼中营都司
|
|
38
|
卢毓英
|
管轮第四届
|
“广甲”管轮
|
|
生存
|
39
|
黄钟瑛
|
驾驶第十一届
|
“济远”舰员
|
|
生存
|
(作者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副馆长 王芳)